天翼小说网 > 都市言情 > 嬿婉及良时 > 130.前世(十七)

130.前世(十七)(1 / 1)

此为防盗章宫人们的绣鞋上都留有印记, 只消细验, 便能知晓究竟是谁的。

若是她此刻走了, 绣鞋却在怀安宫里找出来, 一样是死路一条。

心慌的厉害, 头脑却出奇的冷静下来, 锦书顾不得一侧的石子路硌人,赤脚将可能藏匿绣鞋的地方看了一遍, 却是一无所获, 正心急如焚时, 却忽的反应过来。

此地莲池环绕, 若是藏东西,有什么会比直接扔进水里,更加方便?

她心底松了又紧,紧了又松,忍住落泪的冲动, 在岸边看了一圈儿, 没过多久,便在一丛莲叶露出的空隙处, 找到了自己想要的。

可是……无济于事。

锦书会水,却也不能过去捡。

夏日衣衫本就单薄, 沾水即透, 虽是晚间, 但若是遇上了人, 她就没法儿活了。

希望近在眼前, 却无能为力,那滋味委实太难受了。

锦书素来刚强,到了此刻,却也忍不住有了几分泪意,既怨,又恨,其中还夹杂着几分无助与绝望。

瘫坐在地上,她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,低低的哭了。

她正低头垂泪,暗自心伤,却听不远处莲池有水声传来,有人淡淡道:“天又没塌,哭什么。”

锦书在此处转了几圈,也不曾注意到有别人在,骤然听得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,不觉吓了一跳。

伸手擦了泪,她顺着声音,望向那艘停在莲池中的乌篷船。

夜色深深,虽有月色,却也依旧带着乌蒙蒙的昏暗,看不清晰。

她满心绝望之中,忽的闪现一丝微光,夜色中摇曳起来,将熄未熄。

乌篷船上的那人却也不再言语,四下只有低低的鸣虫声不时的响起,二人隔着一池清水,几株花树,一时间寂寂无言。

一个浪头打过来,锦书心中升起的那丝微光,瞬间消失无踪。

鼻子一酸,她眼泪隐隐将要流出,余光却瞥见那乌篷船晃了晃,那人坐到船头去,背着光,目光在她面上细看。

她在家的时候,凡事便要做的细致,进了宫也是一样,一丝不苟之中,叫人挑不出瑕疵。

今日遇到这事,却是将她平稳的心绪全然打乱了,整个人都隐约带着几分颓然。

鬓发微乱,朱钗下倾,春水迷离的眼眸含着泪,像是枝头将落未落的桃花。

隔着朦胧月色望过去,面容皎皎,当真动人。

他静静看她一会儿,似乎笑了一声,又似乎没有。

锦书正有些怔然,便听“扑通”一声,那人跳进莲池,往她绣鞋所在的那从莲叶处去了。

她不觉呆住了。

他捡了她绣鞋,也不停留,带着不停歇滴落的池水,径直往岸边,锦书所在的位置来了。

越靠近她,莲池的水便越浅,到最后,那人终于拎着那双绣鞋,大步到了她面前。

锦书呆坐在原地,目视他高大的身影渐近,一时之间,竟不知是该欢喜,还是该担忧。

她怔住,那人却不曾,衣衫尽湿,他也不在意,只半蹲下身,去捉她的脚。

锦书肤光胜雪,双足掩在鞋袜之下,更是皎然如玉,夜色之下,仿佛是一块流动的月光,一眼望见,直叫人想握在手里,细细赏玩。

他不曾言语,举止中却带着不容违逆的强硬,目光幽深难言。

女子的本能使得锦书清醒几分,下意识屈腿,将一双玉足收到裙摆里,略带几分惊慌的掩藏起来。

他笑了一下,信手捉住她脚踝,将那只绣鞋,穿回她的脚上。

她的脚泛凉,他的手却温热。

锦书像是进了一场荒诞而又飘渺的梦,既不知自己身处何方,也惶惶然不知应当如何。

被之前的一系列变故惊到了,她怔怔的坐在地上,任由他捏住自己的脚踝,一时之间,连话都说不出,只看着他夜色中隐约而模糊的轮廓发愣。

那人也不在意她此刻情状,席地而坐,目光深深,缓缓问她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
锦书心中转过无数个念头,花瓣一样的嘴唇动了动,最终还是没有说话。

沉默着将拨开他的手,她低下头,答非所问:“谢谢你。”

他顿了一下,目光犀利而沉默的看着她,没有再言语。

夜色深深,像是迷醉的幻境,花树的茂密枝叶与繁花遮蔽了月光,使得他们看不清彼此面上的神情。

锦书心里泛着月光的凉,额头却有些热,扶住花树站起身,目光无声的落在不远处的小路上。

她该走了。

虽然已经没必要像之前那样惊慌,但于她而言,两者究竟哪一个更好些,尚且是未知。

正是七夕,这样有情男女温情脉脉的夜里,锦书却有些心冷,像是遮住月的云,淡淡的,浅浅的,蒙了一层阴翳。

下意识的抿紧唇,她最后向他施礼,准备离开了。

他目光温绵中隐含锋锐,盯着她看了一会儿,忽的一笑。

那笑意很浅很轻,刚刚落到空气中,就同莲花的清浅香气一样,消弭在这样难言的夜里。

锦书抬起头,却也看不清花树下他神情,只觉面容冷硬,轮廓分明,低头整整有些乱的衣裙,她转身离去。

他静静的看着她,道:“这就要走?”

锦书默然一会儿,反问他:“不然呢?”

“明明是我先问你,”他语气舒缓,道:“你怎么反倒问起我来了?”

锦书眼睫低垂,扇动几下之后,终于再度向他施礼:“告辞了。”

一句话说完,她也不听他回应,便转过身,拂开垂落下来的花枝。

她脚步匆匆的越过那从山石,将自己心底的慌乱藏好,头也不回的往小径去了,仿佛身后有猛兽追赶,稍稍慢些,便会被撕个粉碎。

他唇角勾起一个锋利的弧度,大步跟上,伸手拉住她腰间丝绦,语气从容而威仪:“——谁叫你走了?”

锦书猝不及防的被他拉住,身子一晃,险些摔倒,亏得一侧有株垂柳,她顺势扶了一把,靠了过去,才站得稳当。

心扉似乎是被人猛地敲了一下,这瞬间,她几乎有些喘不过气来。

她神情慌乱,似乎是不知所措的小鹿,他目光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柔意来。

伸臂扶住树干,将她拘束在臂弯里,他凑近她面庞,声音低沉:“放肆。”

锦书半合着眼,眉头轻蹙,心中几转,终于有了决定。

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力气,她全力将他推开,半刻也不曾停留,快步绕过莲池边的几株垂柳,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中。

那小鹿惊慌失措的逃走了,他也没有追,只是半靠在那株垂柳上,目视她窈窕的身影离去,消散在淡淡的清雾中。

“雾失楼台,月迷津渡。”抬头望一眼天上月,他轻轻念了一句,摇头失笑时,却瞥见地上残留的一抹艳红。

是一朵锦缎扎成的绸花,带着这样荼蘼的艳色,在夜间悄无声息的绽放。

她走的匆匆,不小心将它遗落掉了。

他弯下腰,伸手将它捡起,握在了手里。

锦书降生以来,从未像今日这般惊惶,急匆匆的回到住处,按着心口,犹自心慌。

宫中规矩何等森严,内侍侍卫皆是三两而行,衣从制式,绝不会有人身着常服,孤身一人在外。

至于皇子们,都尚且年幼,出行时皆是浩浩荡荡,更不会孤身一人出现在先太后的怀安宫里。

延续了几百年的规矩,哪里是这么容易被打破的,又哪有人敢轻而易举的打破?

除非,那个人本身就是规矩。

会在夜间孤身出现在怀安宫中的男子,除去圣上,还会是谁呢。

锦书没有飞黄腾达的志向,也没有飞上枝头的念想,今日撞上圣上,她并不觉得欢喜希冀,只觉得惶恐担忧。

倘若圣上厌恶她这张脸,因此处罚,她自是遭受无妄之灾,可话说回来,倘若圣上看上她这张脸,愿意恩宠,她也不会觉得幸甚。

母亲身体不好,锦书很小的时候,就知道要照顾两个幼弟,比起同龄的姑娘,她更加的成熟,也更加深谙人心。

宫中妃嫔多是出自名门贵府,她却只是寻常的官家女子,倘若侍奉君上之后失宠,只会给姚家惹来灾祸,为两个弟弟招致噩运。

花无百日红,她不觉得自己能得到帝王的真心。

退一万步而言,即使是得宠,也并不是什么好事。

姚家门第如此,下一任帝王登基,想要搓圆搓扁,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?

至于自己生子,扶持他登基称帝这样的事情,锦书更是想都不敢想。

对于现在的她而言,那太狂妄,也太遥不可及了。

靠在门扉上,她无力的坐到了地上,目光凝滞的望着屋内径自亮着的烛火,仿佛是画像一般,一动不动。

往日里,圣上往怀安宫回含元殿后,总会郁郁许久,今日不知怎么,却大不一样。

宁海低眉顺眼的迎上去,借着奉茶的时机,不易察觉的打量他面上神色,心中或多或少升起几分疑惑。

圣上敏感的察觉到他的视线,也不曾计较他冒犯,反倒笑着问了一句:“怎么?”

宁海心底一松,脸上带笑,顺着他语气,试探着道:“圣上心绪……似乎极佳。”

圣上低低的应了一声,往内殿去解了外袍,这才坐到椅上,对着殿内的宫灯出神,神情专注,不知是想到了什么。

宁海识趣的没有多说,只静静侍立在一侧。

许久许久之后,他以为圣上不会再说话的时候,才听见圣上吩咐他。

那语气柔和,是极难见的缱绻,他道:“你亲自去,替朕办件事。”

宁海恭敬的颔首,静听吩咐:“是。”

总管听了吩咐,匆匆往外殿去了,接替他入内殿侍奉的内侍却不知何意,唯恐哪里出错惹祸,直到惶惶然的将寝殿的帷幔放下,才歇一口气,准备退出去的时候,就听圣上笑了。

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,借着不远处的晕黄灯光,他透过帷幔,极小心的往里看了一眼。

圣上平躺在床上,手中拈着一朵缎花。

嫣红娇妩,极是鲜妍。

“襄王有意,神女无梦,”轻手轻脚退出去的时候,他瞥见圣上将那朵缎花放置于枕边,低声自语,意味难言。

“——唯愿婵娟入梦来。”

新入宫的这些宫人皆是出身官宦人家,规矩倒是不需细教,只分配到各处去,叫上边的女官讲上一讲即可,并不繁琐。

锦书是刘尚宫吩咐人送过去的,司药也不为难,笑吟吟的讲了宫中规矩,便亲自带着她往住处去。

因着前番那场变故,宫人内侍十不存六,虽然新选了人入宫,却也不曾将人数补全。

也不知是占了这个便宜,还是司药有意卖她个人情,亦或是想要讨好刘尚宫,锦书自己得了一间屋子,不必与人同住。

她识文断字,也看过几本医书,便如同刘尚宫所说那样,被分去整理药材,将新到的归档,陈旧的剔除,虽然繁琐,却并不劳累,几日功夫,便同负责送药材的几个内侍混熟了。

负责做这种活计的内侍,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深厚的资历,都是最底层的人罢了,除去每日里要忙的事情,时不时的,也经常被人欺负,倒是可怜。

有个叫安和的小内侍,就因为不小心开罪了上边的总管,被罚着在石子路上跪了一日,膝盖都险些烂了。

他年纪跟姚轩相仿,笑起来的时候,脸上还有些稚嫩,总是叫锦书想起自己家中的两个弟弟。

这样的底层内侍,本就是家中人没钱才进宫来的,手上的月例银子就那几个,全数用来孝敬上头的内侍,现下膝盖伤成这样,连药钱都出不起。

宫中人命微贱,太医院是不会搭理这些小人物的,连派个学徒过去看看都不肯。

锦书负责整理药房,时不时也要剔去些品质差的,左右也是无用,便自己按方子包了不少,叫相熟的内侍给安和带过去,或煎或敷药,无论如何,总算是帮一把。

入宫之前,锦书不是不怨的。

她青春正好,容色皎皎,找个情投意合的郎君,就能有自己的花好月圆。

现下深陷在宫中泥潭里,即使是能出宫,也是年华已逝,徒留伤感,怎么能不怨呢。

可真的在宫里呆了几个月,她才觉得,世间比自己苦的人,其实还有很多。

她虽在宫中过活,却也是正经的官家女子,不会被分去做粗活,受欺负。

银子撒得多,内侍女官们也会给几分关照,刘尚宫与她沾亲带故,只要做好了手头上的事情,也不会有人刻意为难。

这样想想,她其实应该知足。

或许是锦书送过去的药起了作用,或许是安和伤的不重,半个月后,她便在药房见到了他。

“锦书姐姐大恩,我给您磕头了。”等到四下无人时,安和便跪下了。

“快起来,”锦书慌忙掺他起身:“不过是举手之劳,算不得什么。”

安和坚持给她磕了三个头,依旧跪在地上,道:“姐姐的举手之劳,于我却是救命之恩,怎么能不谢?”

“再不起来,叫人看见,还不定生出什么说法呢。”锦书半真半假的吓唬他。

这句话显然有用,安和忙不迭起身:“姐姐的恩情,我无以为报,也只能帮着跑跑腿,若有吩咐,只管开口便是,我绝不推三阻四。”

“我成日里待在这儿,遇不上什么事情,”锦书看一眼更漏,笑着道:“快回去吧,届时总管找不到你,可是要罚的。”

安和应了一声,千恩万谢的离开了。

锦书负责的药房并没有什么珍贵药材,不然,也不会只叫她一个人看着了。

但对于宫里底层的人而言,这样最基本最廉价的药材,有时候,也是一种奢望。

因为廉价,所以锦书这边药材用的多,添补的勤些,一来二去的,她手头上倒是零零散散的余下不少药材。

左右不用也是扔,倒不如拿去做个人情,好的时候,兴许能救人性命。

如此一来,她的人缘倒是不错,有时候出门,经常会有人过去打招呼。

这里的工作不重,忙完每日的活计之后,锦书还能有一个时辰的闲暇。

她求了司药,寻了两本医书翻看,权当解乏,消磨时间,如此一来,日子倒是过得很快。

这日晚间,她正坐在窗前翻书,就听安和与安平的声音传过来了:“锦书姐姐。”

锦书自面前书卷中抬起眼,向他们一笑:“今日来的倒早。”

夕阳余晖淡淡,带着浅浅的金与微微的暖,她迎着光一笑,整个人都沐浴了一层光辉,像是将至未至的晚霞一般明艳。

安平笑着道:“姐姐生的真好看,我从没见过这样美的人。”

安和随之附和:“姐姐人美,也心善,前世必然是观音菩萨坐前的玉女。”

锦书笑着摇头,正待说话,便听兰惠带着淡淡嘲讽的声音传来:“是呀是呀,你们锦书姐姐这么美,简直是仙子一般的人物,可惜了,怎么成日里待在这里发霉。”

安和与安平眉头一皱,下意识的要反驳,就被锦书目光制止了。

“兰惠姐姐好,”她笑吟吟的问:“怎么到我这边来了,月菊姐姐呢?”

兰惠入宫比锦书早,同月菊一起负责不远处的另一药房,资历老些,说话难免老气横秋,酸得很。

“新到了一批山参,月菊在整理归档,”兰惠斜她一眼,道:“这条路是你家的不成,别人不能走?”

她语气蛮横,隐有挑衅之意,锦书不欲多生是非,也没有理会:“自然不是了,姐姐好走。”

兰惠不想她这样客气,目中微有讶异,深深看锦书一眼,没再说什么,径自离去了。

安平看着她离去的背影,不由得皱眉:“她素来凶蛮,姐姐还是当心些为好。”

他目光中有些担心,道:“我听说,她同崔尚宫有亲……”

崔尚宫,就是与刘尚宫并列的那位尚宫。

锦书目光微闪,笑着谢他:“我自会小心的,谢谢你们。”

安和与安平是送曼陀罗与车前草来的,那边的总管还等着交差,不能久留,同锦书说了几句,便匆匆离去。

锦书将药材在簸箕里放好,只等明日出了太阳,再搬出去晾晒,记录在册之后,便熄了灯,锁门离去。

这本该是极寻常的一日,等到第二日,却生了几分波澜。

清晨时分,锦书到了药房之后,便敏感的察觉到几分异样。

她生性谨慎,做事条理,每日离去时,都会将药房归档整齐。

也是赶得巧了,昨日垂盆草缺了些,她特意将那抽屉往外拉了一点,好叫自己第二日记得报上去,今日来看,那抽屉却同其他抽屉一般,被带上了。

——昨日她离开之后,又有人来过。

虽然来人很细致的清理过,但总不会一丝痕迹都不留。

锦书没有乱翻,目光在内室转了一圈儿,终于落在了窗户上。

插口那里有一道新添的印痕,一眼扫过去,像是旧时留下的刮痕一样,若不是锦书习惯日日在窗前翻书,也看不出什么端倪。

蹙起眉,锦书绕着屋子看了一遍,细查到底少了什么,又或者……是多了什么。

不怪她多心,而是在宫里,什么事都可能会遇上。

尤其是,在兰惠表示过恶意之后。

尽管未曾介入,但她借着刘尚宫的扶持在宫中生活,本身就牵扯到了两位尚宫之间的争权夺利,这样的前提之下,她不得不小心。

好在,探查的结果并不坏。

药房里没有多出来的东西,只是少了些药材罢了。

桑白皮,柴胡,泽漆,以及另外集中零散的药材。

需要这些的人,大概是生了肺病。

锦书擦擦额上生出的汗,暗自舒一口气,又觉得有些心惊。

亏得她发现有人来了,探查一遍,否则,若是从她这里出去的药材里多了什么东西,那真是多少张嘴也说不清。

锦书没跟司药说这事,也怕是别人情非得已,只是悄悄的问安和,有没有人生了肺病,偷偷过来拿药的。

毕竟是翻窗进药房的,她猜想着,多半是内侍,而非宫人。

安和被她问的一愣,连忙解释说,绝不会是他这类底层内侍做的。

锦书好说话,也有善心,求一求便能办成的事情,不必冒风险,避开巡逻的侍卫自己去偷,要是被发现了,保管是死路一条。

孰轻孰重,大家都拎得清,没人会拿自己的小命冒险。

至于稍微高些的内侍,大可以名正言顺的开药,不必这样畏畏缩缩。

锦书仔细听了,暗暗在心里叹口气,叫安和不说同别人提起,便回了药房。

窃药的这个人很谨慎,也很仔细,若非那日顺手将抽屉带上了,锦书怕是也发现不了什么端倪。

能够躲过侍卫过来窃药而不被发现,既说明他很聪敏,也说明病的人并不是他自己。

只取了该用的药,却没有多拿,还是有善心,不想给锦书添麻烦的。

只能通过这样的办法得到药材,他应该……很无助。

这之后小半月,类似的事情又发生了,锦书查看来人取的药材,心里有几分底,自己按方子配了药,包好留在了药房。

几日之后,那药包被人取走了。

原先的位置上,却放了一把木梳。

大概是自己做的,很粗糙,伸手去触碰,觉得有些磨人。

锦书取起那把木梳,见到了压在底下的纸条。

字写的并不漂亮,歪歪扭扭的,却很认真。

谢谢你。

今日清早,他与安平负责送当归过来,按照往常,锦书早该到了的,这一次却不知为何,他们等了半刻钟,才瞧见她的影子。

“没什么,只是今日犯懒,起的晚些罢了。”

锦书看他一眼,将自己心中思绪遮掩过去,看一眼斜对面的位置,勉强挤出一个宽慰的笑:“这是怎么了,老远便听见那头的喧闹声。”

“也是可怜,”安和面色微暗,摇摇头,低声向她道:“司药昨夜出门,不知怎么,掉进千波湖里了,偏生那时候巡逻侍卫才刚刚过去,也没人听见她呼救,她又不会水,好好的人,就这么没了……”

“是呀,”安平也跟着附和,语气中是生死无常的的感慨:“今日清晨,有人去司药房里寻她,才知道她昨日便不曾归,还不等差人去找呢,就听巡逻的侍卫来报,在千波湖中……”

最新小说: 天价萌妻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 都市医仙 我自地狱来 天歌·三生不负三世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 岂言不相思 重生之心动 势不可挡 望眼欲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