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3.出问(1 / 1)

此为防盗章偌大帝国的十五道与三百六十州, 林林总总的事情总是不歇,锦书在前殿侍奉时, 见得最多的,便是圣上翻阅奏疏时蹙起的眉头, 与案上小山一般, 散了又聚的奏疏。

有时候, 她也在心里悄悄的想,万人之上的天子,其实也未必那样自在。

圣上勤勉, 每日皆是早早起身,对着桌案上的奏疏消磨,今日也不例外。

锦书按部就班的奉茶之后, 便低眉顺眼的侍立一侧, 如往常一般一言不发。

圣上依旧蹙着眉,停笔看了一会儿, 才端起茶盏,缓缓饮了一口, 随即又将目光重新转向面前奏疏。

殿外的日头从东升, 至高悬,同此前那些时日一般, 他都没有歇过。

锦书正以为圣上会如此一直到午膳时,他却将御笔搁在笔架上, 对着案上展开的奏疏, 沉默起来。

这本是同锦书无关的, 她不动声色的用余光看了一眼,便重新垂下眼睫,继续做自己的木头人。

直到圣上靠到椅背上,有些惫懒的揉了揉额头,低声吩咐:“过来,研墨。”

锦书进了含元殿之后,他还不曾如此次这般,主动吩咐过什么,这话一入耳,几乎没能反应过来。

一侧的宁海心中雪亮,碍于御前不敢做声,只向她递了一个眼色过去,着意提点。

锦书随即明白过来,微微屈膝,应了声是,便挽起衣袖,将一侧玉瓶中的朱砂倒入砚台中,适量的添水候,拿了桐烟墨,动作轻缓的研磨。

圣上靠在椅背上,面色淡淡,目光低垂,不知是在看案上开着的奏疏,还是……在看她挽起衣袖之后露出的,略带慵懒的半截玉腕。

他不言语,锦书自然也不会出声,至于殿内的一众内侍,更是敛气屏声,只当自己的锯了嘴的葫芦。

锦书动作舒缓,有条不紊的研磨了半刻钟,细看砚台中的赤色,觉得与素日里圣上用的相差无几,便停了手,将剩下大半截的墨搁在一侧,默不作声的站在一边。

圣上扫了一眼砚台,抬眼看她,道:“研的不错。”

锦书轻声道:“圣上谬赞,奴婢不敢当。”

圣上笑了一笑,拿搁在笔架上的御笔蘸了一下,漫不经心的问:“在家的时候,也通文墨吗?”

这句话问的,既有些莫名,也有些危险。

锦书眼睑低垂,答得谦恭:“奴婢生母早逝,所以每逢她生辰忌日,便会抄录几卷佛经,所以略微懂些。”

圣上别有深意的看她,缓缓道:“看过《史记》吗?”

锦书气息微微一顿,道:“看过一些,只是囫囵吞枣,所以不通。”

“是吗,”圣上不知是信了还是没信,只是换了一个姿势,面对着她,低声道:“上一次,朕问的那句话,你果真不知吗?”

“圣上明鉴,”锦书答得一丝不乱:“奴婢确实不知。”

“罢了,”圣上微微合眼,缓缓道:“大概……是朕想错了。”

锦书低着头,没有言语。

她不吭声,圣上也不多话,只是一起沉默着。

案上还有散乱的文书,他伸出手,随意的整理出来,成了薄薄的一沓。

有一页正处在靠近锦书的位置,他伸手过去,她又低垂着眼,恰恰瞧见他食指与中指上,因为长久书写留下的印子。

虽然那里早就生了薄茧,但这样一看,还是很明显的。

不知为什么,锦书见了,莫名心中一动。

圣上似乎是累了,示意她将一侧书架上的空白信封取出,将他整理出的那薄薄一沓文书递过去,示意她将其封起。

锦书并不磨蹭,也不慌乱,伸手接过,有条不紊的做完之后,重新递回他面前。

“朕倦的很,”圣上摆摆手,语气疲惫,道:“你替朕写几个字罢。”

替天子执笔,便是前朝重臣也不敢,更何况是锦书这种初入宫廷的宫人。

“只写个信封,你怕什么,”她面色微变,正待推拒,圣上却先她一步开口,淡淡道:“朕还在,谁敢说别的。”

他语气浅淡,却不容拒绝,锦书顿了一顿,便抿了抿唇,轻轻应道:“是。”

她没敢取圣上用惯的御笔,只是随意捡了一只狼毫笔用,一边挽起衣袖,叫那半截羊脂玉一般的腕子露出来,一边低声问:“圣上,信封上要写什么?”

圣上似是真的有些累了,靠在椅背上,语气也轻泛。

锦书凝神细听,便闻得“陈州”二字入耳,见他不再多言,便蘸了墨,提笔写了上去。

圣上靠在椅背上,懒洋洋的看着她动笔,见着那两个字从她笔下出来,忽然笑了。

“错了,”他直起腰,伸手到她落笔处,道:“是郴州,不是陈州。”

虽然读音相近,可陈州隶属河南道,郴州却是隶属江南道的。

锦书听他出声,随即便反应过来,不觉脸上一热,面有赧然。

她出了错漏,圣上却不动气,只是挽起衣袖,伸手另取一只信封,重新放到案上。

锦书以为他是要自己写,微红着脸,将手中狼毫笔放回笔架,手才伸到一半,腕子竟被他握住了,不觉一惊。

圣上却不看她,只是拉她到自己身边去,握住她手掌,亲自带着她,将郴州二字写在信封之上。

锦书的手微凉,圣上的手却很热,被他握住之后,那股热气,似乎从他手上,一直传到了她身上。

亏得锦书生性沉稳,才未曾露出异样。

那二字写完,圣上便松开了她的手,目光只落在信封上,似乎不觉自己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:“这两处虽是南辕北辙,读来却相似,写错了也没关系。”

“不过,”他道:“若要区分它们,倒也不难。”

锦书心中似昨夜秋雨纷扰,心乱如麻,圣上却微一侧身,目光直直望到她面上,缓缓道:“郴江幸自绕郴山,为谁流下潇湘去。”

锦书听得险些怔住,下意识的去看他,却撞进他深沉而辽远的目光中,几乎要被吸进去,心中一顿,面上不觉微热。

躲避般的低下头,她低声道:“是淮海先生的词。”

她将目光收回,圣上却不曾,只定定的看着她,似乎在探寻什么一般。

锦书被他看的眼睫轻颤,难以开口,只低头不语,默不作声,心中极是窘迫。

圣上笑了一笑,却将食指探入砚中,蘸了一指朱红,伸手敷到她唇上。

红袖添香,樱唇含情,当真……美极。

圣上目光中似有无边星河,熠熠生辉,锦书心绪正乱,听他在侧说了一句,心跳都险些失衡。

他看着她,低声说:“——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、人间无数。”

他觉得热,宁海自己也出了一头汗,明明是深秋了,那种心底闷闷的躁动,还是叫他有些透不过气来。

圣上不喜欢说话,更不喜欢喧闹,所以含元殿侍奉的内侍们,多是性情沉稳端和之辈,素日行事更是小心。

别说是胡乱插嘴开腔了,便是摔跤,也能摔得不发声响。

可即使是如此,也并不能保证安泰度日。

昨日,便有两个内侍在外殿低声说话被圣上听见,直接赶出去了。

虽说这下场是他们自找,但之所以敢这样,还是因为之前如此行事,圣上未曾禁止。

只是他们倒霉,撞到圣上气头上,难免会被发作。

圣上近来心绪不佳,别说是周遭侍奉的人,便是宁海这个跟了许多年的内侍总管,也暗自提起一万颗心来,唯恐哪里出了差错,恶了圣上。

巍峨堂皇的含元殿,较之往日的安静,似乎更有了几分萧瑟意味,肃凝至极。

天边的晚霞虽明丽殊艳,却也带着秋日的凉,淡淡的,叫人禁不住打个寒颤。

锦书端着热茶,一进内殿,就被宁海总管叫过去了。

“锦书姑娘呐,我求求您了,管您叫姑奶奶行不行?”

一把年纪的内侍总管看着她,低声苦劝:“我跟着圣上这些年,还没见他这般待人,您还是头一份儿的。”

“前些日子不还是好好的吗,”宁海压着声音,苦大仇深:“怎么忽然就冷下来了?”

“总管该去问圣上才是,”锦书莞尔:“我不过是个宫人,哪里能做得了主?”

“姑奶奶,您对圣上热一点,哪怕是多说几句话,他也会高兴的,可别不理人。”

宁海劝她:“剃头挑子一头热,时日久了,会叫人心凉的。”

对着明白人,锦书也不含糊其辞,淡然道:“说凉就凉,可见那挑子本来就不热,没了也就没了。”

“我说话实,您可别介意,”为着自己的日子好过,宁海苦口婆心道:“那夜您同圣上一道宿在含元殿,是记了档的,那就是圣上的人了。”

“待到他日,别说是出宫嫁人,便是出宫,也不可能了,还是早作打算罢。”

“我知道,也没打算再嫁人,”锦书抚了抚发上的玉簪:“我想的很清楚,也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。”

屈膝向他施礼,她道:“总管是好心,我都明白的,谢过您了。”

最新小说: 都市医仙 重生之心动 势不可挡 天价萌妻 天歌·三生不负三世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 望眼欲穿 岂言不相思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 我自地狱来